这是一座桥,现代化城市中的一座钢架构桥,护栏密布,桥柱高耸,空中钢连接纵横。因桥梁太长,画面按三个部分拼接组成,道路有了交错纵横之感。主画面的桥梁路面,三根车道,通道标志分明,两个绿色箭头和地面两道黄色箭头通向前方同一方向。路面畅通,而桥上却空空荡荡,没有一辆车辆通过,唯有一匹黑色的马在低头缓慢向前,马头偏向左侧,像在彷徨环视。文明铺设的路,走到了桥上,方向还在,人却没有在通行,一切都处于静默状态。马在踟蹰中前行,它在思考,替人思考,这条路究竟是出了什么问题吗?
7月的桑科草原,风儿轻轻,花朵飘香,草原辽阔,天空湛蓝。靠近绵长公路旁的路基之下,两匹马儿正在草原上悠闲吃草,两个牧民在旁边闲散聊天。
那是一个2016年走河西走廊线路时经停的一个景点。旅途成员全体下车,在公路的一侧观赏高原上灿烂开放的油菜花,而我的眼睛却被公路另一侧的草原和马吸引。这么美好的画面好像缺少了点什么?对了,缺少了一个鲜衣怒马,策马扬鞭自由飞驰的巾帼女子。草原的美景如一杯高纯度美酒,闻着香味就能把人灌醉。
当时的我就这样如痴如醉地,不计后果地奔向草原,让牧民帮忙托上了马背,一心想着去填补那个意想中的画面。刚开始还有点拘谨,后来就不满足于被他们牵着漫步,于是要过牧民手中的缰绳,刚说了句:让我来,马就开始让你领教什么叫草原上的领袖风采。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一点驾驭技术的我,被马驮着一路狂奔,速度越来越快,眼看就要飞向危险的公路。惊恐中,头脑瞬间清醒,找准位置,放斜身体放了马缰,从马背上狼狈翻滚落草地,阿弥陀佛,还算平安。马在摆脱了那个狂妄之徒后竟瞬间文静了下来。
那次与马在速度中的共驰,让人终身难忘,对草原上的马也有了不同寻常的深刻印象。当时还留下了一首小文为念:新敕勒歌/青山青,白云低/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骏马/帼国女,英雄色/策马扬鞭一声呼/山寂寂,水潺潺/飞滚落马突显锋芒/狼狈的锋芒。
对马的好奇没有因为那次经历而却步,在若干年后回想起来,反而多了一个想重新踏上那片草原,再次去体会那种奋蹄扬鞭、万里逐风的诗意梦境。
马最早的形象来自于人的梦想。希腊神话中,马叫珀伽索斯,长有双翼,在帮助驯服它的英雄柏勒洛丰打败诸多敌对者后,把骄傲地骑着它想前往奥林匹斯山为神的柏乐洛丰从马背上摔了下去。而后宙斯把它变成了飞马座,安置到了天空中。飞马在飞向天空前路过赫利孔山,踩踏出了一个灵感之泉,一个文人墨客饮之可获创作灵感的灵感之泉。希腊神话的创作者可能正是饮用了此泉。
中国来自山海经对马的描述,一种状如狗的神兽,头上的毛是黑色的,脊背上长一双翅膀,见到人十会腾空飞升而起,也称天马。天马行空的成语由此而来。跨越山海,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具有的共通之处,都具有神性,会飞。梦中之马由此诞生。
距今1万多年的法国拉斯科洞窟,岩壁上记录下了一只从神话中落地的马。肥硕的身材,矫健的四肢,长长的马尾,整齐的马鬃。那是一只最早被人类绘画出来的马,迈着有力的四肢,昂首阔步向人类走来。
马在各个民族中都有非凡的表现。拿破仑骑着他的战马横扫亚非欧美。成吉思汗更是带着他的骑队差一点统一天下。各民族与马的渊源,渗透入民族的血液。金戈铁马,万马奔腾,纵横千里。可以这么说,在冷兵器时代,一部世界史也是一部骁勇善战者们在马背上驰骋的斗争史。中华民族史更是一部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的对抗、融合史。由马而延伸出的文学上的马文化更是深厚又广泛。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到成功,龙马精神,老马识途,心猿意马,汗马功劳,青梅竹马……马作为一种动物,很少有被人赋予如此多的人文因素。西方有唐吉坷德带着中世纪的头盔和矛,骑着马带着不灭的骑士精神兴盛不衰。东方有关羽骑着赤兔马,驰骋三国,成就忠义之冠,被儒释道分别尊崇为关圣,伽蓝和协天。马已经是一种与人互为融合的存在。
哲学上的马,更是意向深远。柏拉图把人寓为一个驾驭了两匹马车前行的人,一匹为白色的理性之马,一匹为黑色的情绪之马。人驾驭着它们并驾齐驱,一方受到另一方的牵制和羁绊,如果驾驭不好,偏向于任何一方,都有翻车的危险。而东方则提出白马非马的论辩,西方哲学从本体到认识到后来的语言转向论,在我们东方先秦时期就被提出。语言文字中马的隐喻,把人们的思维带向了更深阔的思想领域。
什么是艺术?今天我们用什么来做艺术?马这个特殊的意像如何从现实走向艺术?传统走向现代?有些怎样的传承,融合和创新?可以带给我们怎样的新的审美和思考?在疫情持续的今天,马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可以用中国画的形式给予我们怎样的力量?带着一箩筐的问题我们来看上海张智栋老师的天马逐梦画展。
浦东图书馆一楼展示大厅,这个以天马逐梦为主题的中国画马作品展正在进行。上海张智栋老师,原籍山东人,专业绘画出身,中国画深耕创作四十年,酷爱画马,每年要去大草原马场写生。这是张智栋老师沉淀整整十年,马作品汇集首次在上海浦东开展。整个画展创作作品一百多幅,大的达四平尺如壁画,小的被装入方寸邮票间。下面是从一个纯粹的观者角度,对整个画展的观看感受的描述。
整个大厅展览分为两个纵向序列,每个序列里有多个U形隔断,像一个个敞开的包间,大尺度画被分别陈列在内。序列外侧分挂各一排小画。序列面对的是一个大长书桌,上面摊放一卷画了56匹形姿各异,气势奔腾的跃马浦东画卷(浦东作为一个改革开放的前沿之地,也是引领中国经济的发展之地,56匹马应该是寓意了56个民族的团结奋进吧,应该也寓意着浦东为海纳百川之地)。书桌正对序列面,一幅四平尺的八骏图在腾飞、一幅人与马组合的画名为远方的在眺望。
依次从远方入,如步入一个巨大的马场。各种姿态,各种神态的骏马迎着草原的风,踏着草原的草,带着草原的香依次在眼前掠过。那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你仿佛进入了一个让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的广阔时空之境。那里的马,或昂首或低眉,或咆哮或顽皮,或激昂或闲静,或喜悦,或悲伤,神形各异,姿态万千。马在草原上,在牧民边,在河道旁,在大树下;有成群结队,有三五聚集,有孤身只影;马在你眼前或迎面而来,或侧身而过,或背离而去。
马在不同的时代里,不同的季节里,不同的风里,或奔跑或闲散或停顿。而你从它们身边走过,会不由自主地或凝视或聆听。你看着这些饱历风霜中的马,仿佛听到了千军万马纵横千里的呼啸声;孤独行走踏花归去的马蹄哒哒声;深情相拥中马伴侣的窃窃私语声;牧民与马之间深刻默契的情感交流声。看到动情处你会忍不住伸出手去想轻轻触摸,在你面前的画,好像有了生命。
而你面前的马好像已经不再是马。白马非马的辩论在眼前浮现,不是马的马是什么呢?我疑惑思虑半天,在一副秋爽图前好像有了觉悟。这是一片秋景中的一匹马,站在脱落了树叶的枯干底下,孤独宁静向背而立,整个环境萧瑟沉寂。它在伤感吗?它在沉思吗?它在感慨吗?面对季节的交替,面对时光的流逝,面对时代的变迁。那个它是谁呢?是你或者是我吗?那些被画者赋予在马身上的情绪,被画者隐入画内的情感,此刻与看画者好像有了直接的贯通。站在画前此刻的我,竟有了片刻的恍惚,不知自己是马还是马是自己了。
得了如此启发的我,重新从马场走过,画里话外好像在融为一体,我沉浸在那一体中,在一幅静默时空前驻足。这是一座桥,现代化城市中的一座钢架构桥,护栏密布,桥柱高耸,空中钢连接纵横。因桥梁太长,画面按三个部分拼接组成,道路有了交错纵横之感。主画面的桥梁路面,三根车道,通道标志分明,两个绿色箭头和地面两道黄色箭头通向前方同一方向。路面畅通,而桥上却空空荡荡,没有一辆车辆通过,唯有一匹黑色的马在低头缓慢向前,马头偏向左侧,像在彷徨环视。文明铺设的路,走到了桥上,方向还在,人却没有在通行,一切都处于静默状态。马在踟蹰中前行,它在思考,替人思考,这条路究竟是出了什么问题吗?
来观展前准备的问题,在去前有翻阅过一些前人的解读。什么是艺术?柏拉图说艺术是模仿,亚里士多德说艺术是认识,尼采说艺术是救赎,托尔斯泰说艺术是情感的交流,克莱夫说艺术是有意识的形式。而当我问到张智栋老师时,他却谦逊地说他更多是为了体现水墨本身的特质。摊开一方宣纸就是推开一个世界,手拿一支狼毫就是持握一柄长剑,然后屏气凝神、全神贯注地投入到那个风云和乾坤万般变幻之间。看张智栋老师作画的样子,分明是在看一匹草原上奔驰的骏马,他怎是在画马呢,分明在画自己呢。观展开篇的系列问题留给去观展的朋友们自己去领悟吧,在如此浩荡的画里话外融合的世界里,相信每一位观者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解答。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匹属于自己的马,让那匹马带着你走向诗与远方。期待张智栋老师后期人物画、108幅笑佛系列画作的汇展。
注:文章图片全部来自张智栋老师久辰文化艺术公众号的原创作品图片,画里话外为久辰文化艺术推广绘画艺术的一个下午茶谈话节目名称。
下面是根据张智栋老师的马系列部分作品名画,纯属按个人欣赏风格的一个分类汇总(部分):
雄风类(精):天地雄风、纵横天地行天阔、群英、纵横天涯、一马当先、雄风俊逸、奔原万里奋扬鬃、纵横千里马到成功、万马蹄如骤雨来、铁马冰河入梦来、金戈铁马、昂首翅尾并风骚、纵横千里、叱宏啸月唤晴曦、志存千里炼铁蹄、耳将追星逐月足堪地裂天崩、日行万里疾如飞、雄蹄愿为豪情奋、万里东风逐马蹄、饱历风尘境浩气、大风歌、长天一啸、雄蹄愿为豪情奋、双英图、黑骏马、龙神马壮
气韵类(气):秋高气爽、夏风图、清流、晨露、秋爽图、秋韵、祥雲、天高地阔、霞日争辉、惠风和畅、夜阑卧听风吹雨、风调雨顺、草原牧歌、神气、踏月凌雲志不低、祥雲、风之舞、天际、冬雪图、草原风、春风得意图,宁静致远、眼空寂冀北至志超群、牧马图、天音神曲
故事类(神):草原之夜、深情、牧马人、饮马长江、铁马冰河入梦来、回家、林间漫步、远方、伴侣、知音、边塞狼烟、幽谷嘶鸣、天伦之乐、马放南山、静默时空、天山神曲、悠闲时光、五花聪、上海绿码
张智棟(张伟),当代中国画名家,从事中国画艺术创作四十余年,潜心于中国画创作课题研究。多次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国家级美展和上海市美协主办的海派艺术作品展、获奖和收藏。在北京保利、翰海、上海朵云轩等作品拍卖成交,深受国内外众多藏家的喜爱并艺术机构的欢迎,作品先后被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日本、香港、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法国等艺术机构及个人收藏。